作者:创业学院编辑日期:2025-05-06来源:创业学院阅读次数:
周琪,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08级校友,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、浙江省乡村工匠、慈溪市劳动模范、慈溪市优秀农创客、慈溪新农匠、宁波市鄞州区政协委员、慈溪市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、慈溪市青年联合会委员、宁波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、宁波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。现任浙江恒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、浙江恒海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慈溪市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。
“如何让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?”这是深植于周琪心中的课题。受家族企业熏陶,他怀揣对农业的赤诚,2011年瞄准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地理优势,创立慈溪市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,开创性地将工业思维注入农业——以“工厂化”模式生产高端食用菌。
面对国内鲜菇市场季节性供应不足、品质参差的痛点,他选择白玉菇与蟹味菇两大品种,采用标准化、周年化的栽培模式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食用菌,实现绿色高效生产。2016年首批菌菇上市即创下月销200万元的佳绩,用科技证明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。
在国内外先进食用菌生产设备的有利生产条件下,他带领公司技术团队研究食用菌生产的菌种培养、菌种繁殖、菌种接种等技术环节,通过不同的基质配比、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生长因子的对比试验,探索出适合公司自身发展技术参数,大大提高了单产与品质。研究试用新型配方,提高生产效率,助力科学种菌。白玉菇和蟹味菇菌种配方经过不断地实验改良,现公司年产可达1500吨,平均单产达到每瓶160g以上,产值超2500万元,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公司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标准化技术规程1套。
由慈溪市瑞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“甬菇园”牌白玉菇获得金奖产品称号,该公司生产的蟹味菇获得银奖产品称号。企业获评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、宁波市农业骨干龙头企业等。建设有近10000㎡无菌生产车间、全自动智能培育室、2800㎡标准化冷库等设施,总占地面积80000㎡(约120亩),总建筑面积约86000㎡,是浙江地区规模最大的蟹味白玉菇生产企业。
创业并非坦途,在危机中孕育契机。2018年的一场台风让他重新有了认识。狂风暴雨导致培养室漏水,造成菌瓶大批量污染,损失严重。如何建立应急预案?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。他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厂房的防水系统进行维修,对车间培养室进行了全面严格的消毒,同时着手开展厂房及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,制定系列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,升级厂房防水系统,筑牢生产防线,确保各类问题防患于未然。
实现农业工厂化生产后,周琪带领团队通过技术途径实现无害化生产。首先,食用菌栽培基质使用的玉米芯、木屑等本身为农业废弃物再利用,能够有效解决农林废弃物就田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。其次,生产尾料菌渣作为有机肥使用或充当畜牧饲料的配料,具有极为明显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。通过以上技术途径,公司食用菌生产实现绿色无公害发展,并获得“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示范单位”的荣誉称号。
菌渣还田、菌渣再生
敢于创先,敢于争先,周琪给自己制定了发展“三部曲”战略:2019年:优化配方工艺,要实现增产10%以上;2020年:稳产增效,蘑菇品质跃居全国上游;2021-2023年:着力品牌建设,形成品牌效应。启动二期8000吨产能扩建,打造品牌效应。通过优化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,整改设备,通过系列改革创新,蘑菇产量提高了14.9%,品质也大大提高。目前他正积极谋划食用菌生产的二期工程,建设年产8000吨的蟹味、白玉菇工厂化生产项目。
周琪带领技术团队坚持绿色、高效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,采用生物转化技术,以纯物理的方式进行生产,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、化肥等添加剂,保证产品的绿色安全;追求低能耗,设备均选用国家推广的节能产品,减少投入物使用,节能增效。他组织实施了公司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、宁波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、宁波市菜篮子商品供应基地等示范基地建设;同时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、ISO22000体系认证,确保产品优质、安全。公司产品连续六年荣获“浙江精品鲜菇”金奖、银奖,2023年荣获“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”。
校友寄语